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动态

【民族团结 同心共筑】——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书目推荐【第二十二期】 《论中华民族——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》

  • 时间:2025-04-18 11:32
  • 浏览次数:
  • 字体: [ ] [ ] [ ]
  • 分享: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,坚持大团结大联合,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起来想、一起来干。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,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。

为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‘进机关’”的部署要求,校(院)设立“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书目推荐”栏目,在每月固定推荐名著佳作,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共产党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,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。

【内容简介】

本书综合运用地理学、气象学、考古学、历史学、民族学等多学科资料,从中华大地地域特点和长城兴废的角度探讨了中华各族内向发展、互补依存和逐渐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,揭示了华夏—汉族—中华—中华民族演进的阶段性和表现为“先多效应”(居于多数、先进的核心族群必然对处于少数、落后的族群产生影响)的内在规律。

【作者简介】

高凯军,男,历史学博士,曾任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、首都博物馆副馆长、北京市博物馆文化研究所所长。主要著述有:《中国行政管理学》、《中国的行政改革与经济发展》、《通古斯族系的兴起》等。曾在《北方论丛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民族史研究》、《中国史研究动态》、《中国历史文物》等报刊发表论文、译文六十余篇。

【推荐理由】

本书比较准确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,对中华民族历史考察的角度独到、新颖,整体资料翔实,表述简洁,思路清晰,观点明确,并配有丰富的相关图表,有力论证了自古以来中华各族内向发展、交流与融合并逐渐发展成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必然性。

撰稿:田   楠

核稿:马静娟

审核:南建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